【开栏语】
“数智先锋”新程,深调研启新篇。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正以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升级,重塑区域经济新优势。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力的重塑与商业模式的再造。从智能制造到智慧服务,从数据驱动到创新驱动,大湾区企业正以数字化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转型深调研”项目,历经三年沉淀,第四季全新出发。今年我们将更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深入企业一线,对话行业先锋,剖析数字化转型的痛点与突破,探索广东模式的创新路径。结合人工智能的新体验,通过深度访谈、实地调研与专家解读,为读者呈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与前沿思考。敬请关注,与我们一起见证大湾区数字化发展的澎湃力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晶 董鹏程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鹏程
“这里只是我们暂时办公的地点,新的写字楼建成后我们就会搬过去”。在广州花都的产业园区,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柏科技”)的员工自豪地告诉记者公司发展的新蓝图,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这家看着不算起眼的公司已经凭借其在光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伴随数字化转型奔赴IPO之路。
“最初我是做产品代理挖掘了第一桶金,深入这个行业后我发现光通信线缆生意有可观的利润,更有一定的门槛,我就想自己做生产。”思柏科技董事长陈伟旭在谈到如何从小企业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时,分享了其在数字化发展中的成功“秘笈”,也对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提出建议。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关键词不仅是设备更是人才
走进思柏科技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先进的生产设备高速运转,生产流程高度自动化,数据在系统间实时流转……这一切彰显着这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上的努力。“数字化肯定要做,不然就会被淘汰。”陈伟旭认为在光通信线缆行业,数字化从来就是一道理所当然的必选题,“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只有通过智能化生产,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思柏科技在数字化转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引入全球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依托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进行严格的产品测试,确保产品质量;同时,通过与三大运营商、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的合作,实现数据对接与供应链协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
为何舍得花巨资打造一流自动化生产线?“有企业自身发展的内生因素,也有客户需求的倒逼。”陈伟旭介绍,思柏科技目前的生产设备均为行业顶尖水平,其中部分设备从欧洲进口,单套设备价值高达2000万元。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通过精准控制,提升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公司还投入几百万元用于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化与可追溯性。如今,思柏科技的车间一线员工不到100人,但年产能却能达到10亿元以上,人均产出接近1000万元。
“当然,我们最大的秘密武器还是人才,多年的人才积累让我们可以在工艺上占据优势,只有人才才能真正推动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总结发展经验,陈伟旭道出了最核心的关键词。

迅速抢占AI市场
跟最强的客户联手研发
紧抓人才,更关注市场的变化。思柏科技凭借其在光通信领域的技术积累,敏锐地捕捉到了AI算力市场迅猛发展的趋势,并迅速布局。陈伟旭表示:“AI的发展对高速传输线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思柏科技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开发出了适用于AI算力数据中心的高速传输铜缆和光模块等高端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求,更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陈伟旭自豪地说:“我们参与了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三大运营商和华为、中兴等头部企业共同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市场拓展方面,思柏科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公司产品覆盖全球五大洲30余个国家,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2025年初,思柏科技成功中标中国移动集采两大项目——“中国移动2025-2027年数据线缆”与“中国移动2025-2027年建筑用380V电力电缆”,中标总额近3亿元。这一突破不仅彰显了思柏科技在通信传输与电力基建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伟旭认为,AI的发展将为光通信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他特别兴奋地指出:“AI的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对高速传输线缆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我们已经提前布局,开发出了400G/800G高速线缆等产品,能够满足未来万亿市场的需求。”
政策支持还需加大力度
促进民营企业更有信心发展数字化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企业应该如何更好地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在采访中,陈伟旭对政府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扶持政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尽管广东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强大的基础,但在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上,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仍有差距。“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数字化改造方面。”陈伟旭表示,“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同时,政府还可以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陈伟旭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数字化思维和管理能力。“政府的支持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希望政府能够更加关注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支持政策。只有这样,广东的制造业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相关链接
人工智能请回答:
腾讯元宝如何看待思柏科技?
思柏科技数字化能力以研发创新、智能制造为核心,深度融入AI算力与通信基础设施领域,具备技术标准制定与全球化市场服务能力,但在数据资产深度挖掘与生态协同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比如:数据深度应用待强化,目前尚不了解思柏科技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深度数字化工具的应用,未来可探索AI驱动的预测性维护或供应链优化。同时,面对未来人工智能市场的扩张,公司也亟须数字化人才储备,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需加强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如智能制造、数据科学)培养以应对高速铜缆等新兴领域竞争。
记者手记
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或可更多学习“江苏经验”
采访思柏科技这家在国内光通信线缆领域细分市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看到了广东制造业企业的踏实奋进和对未来发展的强大信心。公司创始人陈伟旭关于民营企业数字化发展的建议,让我意识到,广东相关部门还需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广东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江苏相比,仍需学习其先进经验以更上一层楼”。
江苏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精准且有力的措施,同时政府在资金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例如,江苏出台《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建设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智能工厂。
此外,江苏还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这些措施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还通过优化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虽然,广东通过“链长制”和社会资本引导推动转型的模式,与江苏依托“诊断评估+分级示范”,强化政府主导的系统化推进的模式并不相同,但笔者认为,在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也许还应借鉴江苏的经验,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数字化改造方面,只有出台更落地的举措,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孙晶 董鹏程)
编辑:郑健龙
来源:金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