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落地见效,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在沈阳专门为民营企业搭建的“惠帮企”服务平台上,实时闪烁着民营小微企业通过手机提交的最新需求。

辽宁天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健: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惠帮企”平台上提交了我们的诉求,但是让我特别没想到的是,很快得到了回应,他们就帮我嫁接了中亚、非洲客户资源。
目前在沈阳,7万多家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像这样通过指尖轻触,就能实现从“往返奔波”到“云端办理”。

围绕民营企业关切,全国各地助企帮扶步伐加快。深圳集中发布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80条重点任务全力护航民营企业更好发展;成都市推行“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将企业的“心愿清单”转化为政府“服务清单”;河北创新建立科技特派团制度,“一对一”对民营企业开展帮扶,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

河北临西轴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 孟宪鹏:我们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促成清华等20余所专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技术联盟。
为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我国第一部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破除壁垒限制,支持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等领域重大项目;国家能源局发布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十条举措,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小微和民营企业。前3个月,民营企业贷款增加了2.4万亿元,授信户数同比增长7%。

一系列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同发力,正转化为民营企业实实在在的发展信心。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5,企业开工率、订单、销售等指标稳步好转。民营经济活力持续增强,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闫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