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绵阳市涪城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的“清凉工程”全面启动实施。该项目将为全区44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统一安装空调,实现城区和农村学校100%全覆盖。项目完工后,将惠及全区6万名师生,改善教学环境舒适度,进一步提升公办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电力改造先行 筑牢用电基础
这几天,在西山路小学的操场上,工人们正对新铺设的地下电缆沟进行回填和平整。教学楼内,桥架安装工作同步推进,确保电缆线路安全稳定。

与此同时,在绵阳市第九中学的教学楼里,电工师傅们正在进行空调动力配电箱安装作业。该校电缆通道及设备基础的土建施工已顺利完成。
据“清凉工程”电力设计负责人袁帅介绍,本次线路改造及电力增容包括电力土建通道建设、高低压线路敷设、变压器扩容及配电箱安装等环节。
“每个学校的改造量都不一样,基础改造大约需要10天,涉及变压器增容的需要40天左右。”施工方负责人表示,为确保工程进度,施工方投入了3个电气班组、3个土建班组和4个电力桥架班组,采取多点位同步施工的方式,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推进。
定制机型安装 确保使用效果
走进绵阳市实验中学2024级10班教室,空调安装师傅正在进行开箱验机、连接室内机连接管、安装外机,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空调安装作业。

据空调供应商介绍,此次安装的空调均为定制机,特别选配了高能效机型,每间教室配备两台空调,既保证制冷制热效果,又实现节能降耗和低噪音运行,适配教学环境需求。“我们与教体局、电力部门联合开展了现场勘测,为每所学校量身定制了安装方案,确保使用效果。”长虹空调政企业务负责人范武勇介绍,该项目所有安装人员均经过严格的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文明施工和如期交付。

破解改造难题 确保如期完工
绵阳市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文君谈道,“清凉工程”面临双重挑战。一是涪城区大部分学校原有的线路和电力设备只满足照明和基本教学的使用,不能满足同一时段密集的空调运行需求;二是施工窗口期受限,只能利用暑假师生离校后实施,有效工期不足60天,工程施工量大。

“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在前期准备阶段,对学校线路和电力设施进行了全面摸排,对其中的38所学校进行了电力改造设计。”吴文君介绍,他们制定了“一校一案”施工计划,建立了“周调度”工作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让项目施工有序推进。

据了解,绵阳市涪城区“清凉工程”总投资4110万元,空调安装覆盖教室、功能室、学生餐厅及宿舍等场所。涪城将“清凉工程”列为2025年“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以“政府主导、全域覆盖、安全高效”为原则,通过全面排查、科学规划、部门联动、集中攻坚等方式,破解了资金保障、电力改造、安装施工等一系列难题,全力推进项目。目前,电力改造和空调设备安装已分批进场,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9月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