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国家卫健委要求为护士减负 | 医养照护人才市场大调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2:57:00    

“人手不足”“待遇不高”“倒班频繁”“非护理工作多”“医患冲突”“分工、分级不明”……近期,第一财经对多地临床护士、护理学学生开展调研,多名一线护理工作者反映了前述问题,而这些问题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和重症医学科、儿科等科室更为凸显。

为切实给临床护士减负,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在25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5·12护士节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提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简化护理文书,与护理服务无关或与其他医疗文书重复的内容可不记录,切实减轻护士书写负担。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提高护理服务效率,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此外,还要科学弹性安排班次,改善护士值班休息条件。

护理文书是记录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行为的文字材料,是各项护理活动及病情观察的客观记录,也是住院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上海某公立综合医院护理部名誉主任告诉第一财经,由于护理文书书写的完整度和准确性,对于医疗事故、医患纠纷起到重要防范作用,近年来,护士护理文书的记录内容日渐增多。与此同时,护士的护理文书记录工作如何嵌入病历管理,以满足医生对不同病例的临床诊疗、监测需求,也是当前一大痛点。前述两大挑战正在通过信息化手段逐渐得到解决,但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对信息化的投入还有所差异。

《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提出,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书写负担,让护士有更多时间贴近临床,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

至于如何减少临床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的压力,一种受访业界观点认为,随着更多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进入医疗体系,可以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为患者提供复杂型医疗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水平上。

但也有受访业界人士认为,医疗护理员只能完成一些对专业性要求不高的护理工作,加之受雇方往往也非医疗机构,难以真正分担临床护士的常规工作。故而,应该进一步推动护士分层使用,增加护士数量,优化床护比并提高护士的工资和待遇水平。

根据前述通知,要贯彻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保障护士获得工资报酬、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卫生防护、执业安全等合法权益。

近一年以来,针对各地多年来普遍存在护理服务价格与护士的劳务技术价值相比偏低的问题,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医保局已多次释放积极信号。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医疗机构提供护理医疗服务时收取费用的计价单元,依法实行属地管理。根据国家医保局去年10月发布的《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各省目前名称和内涵不一致的护理价格项目统一分类,包括分级护理、专科护理、专项护理三大类,整合为22项价格项目。

其中,分级护理是根据对病人病情轻、重、缓、急及自理能力评估后,给予不同级别的基础护理服务,由重到轻分为特级、Ⅰ级、Ⅱ级、Ⅲ级护理;专科护理是为重症监护、急诊、精神、传染以及新生儿等专科设立的特殊护理服务,支持专科护理健康发展;专项护理是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造瘘、造口等特定治疗操作设立的价格项目,适应各类专项护理服务收费需要。

第一财经注意到,4月以来,安徽、广东等多省执行或发布了当地最新版的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及医保支付标准。

比如,安徽省提出,将“特级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等21个护理类价格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其中,“特级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等19个项目按照甲类管理;“急诊留观护理”“肠内营养输注护理”2个项目按照乙类管理。新设立的“免陪照护服务”项目暂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广东省则明确了护理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全省最高限价,其中,基础护理中,特级护理为180元/天,Ⅰ级护理68元/天;专科护理中,气管插管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分别均为60元/日,造口护理为20元/每造口·日。此外,急诊留观护理、重症监护护理、精神病人护理、严密隔离护理、早产儿护理等专科护理,可以与分级护理、专项护理同时收取。

国家卫健委雷海潮今年年初在谈及“三医”协同发展时也曾提到,建立健全体现医疗服务技术劳动价值的收费机制,定期评估、动态调整诊断、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价格,有序引导群众到基层就诊,激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活力。

不过,一名受访公立医院护士长认为,优质的专科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感染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降低医疗费用。但目前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公立医院薪酬体制改革中,对于护士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相关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仍待健全。

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以及“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医疗服务理念提出,前述受访护士长还提出,延续性护理成为当前多地医院发展的一大方向,而护士能否得到合理补偿,关乎院外护理能否可持续发展。

通知也提出,进一步做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以及延续性护理服务等,积极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全人群提供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高品质护理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