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托起幸福晚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9:59:00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养老服务监督列为今年重点工作。日前,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完成了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专题调研。记者获悉,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锚定“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标,持续完善各项保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政策制度体系建设上,我市出台了《桂林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桂林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标《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明确用地布局与建设要求,力争实现“9064”养老发展目标。同时,大力推进旅居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出台相关规划和实施意见,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我市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全市已建成养老机构和设施780个,养老床位27252张,每千名老人约有24张床位。截至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办事处共147个,已建成78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13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总体覆盖率达61.9%,提前完成“十四五”末覆盖率60%的目标。此外,每个县(市、区)均已新建或改扩建1所失能照护服务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9.5%。2024年以来,我市还对五保村进行了分类转型、提质增效,进一步优化了养老服务布局。

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我市共有16个机构开设养老相关职业培训,推进“云上丹桂”线上培训平台建设,推出多种工种职业技能课程。市人社局开设校企联合订单班,“十四五”期间开展养老护理员等就业技能培训8722人次,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多元服务体系的拓展可以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我市着力构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建立全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数据库,为特殊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安装智能化设备。目前,共建设3000张家庭养老床位,为6422名困难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共计22.3万人次。同时,计划投入139万元补贴94个老年助餐点建设,已完成89个助餐点建设运营。针对失能老人“洗澡难”问题,投入220万元委托第三方开展助浴服务。

在监管保障方面,我市印发《桂林市养老机构预收费银行存管监管规则》,对养老机构资金进行监管,有效防止诈骗等问题。开展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据了解,下一步我市将继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强化保障体系建设、健全部门间协同机制、加快推进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措施,推动养老服务更好发展,让老年人在桂林能够安享幸福晚年,为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增添温暖底色。

来源丨桂林日报记者 陈 娟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