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暑假警惕5类电信诈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5:40:00    

  愉快的“暑假模式”已开启,需要提醒的是,不管如何安排暑假活动,预防诈骗这根弦不能松!近日,南昌警方经过梳理历年暑期发案情况,总结5类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提醒广大群众小心防范。

  A

  兼职刷单类诈骗

  近日,家住青云谱区的刘同学想找份兼职赚点零花钱,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刷帖,并通过某平台的“刷单兼职”广告联系上对方。添加对方为好友后,刘同学被引导下载了一款APP,开始了“刷单”。

  起初,刘同学在APP上“刷单”接收到很多小红包,对方告诉刘同学如果想要得到更多红包,就要垫资做“大任务”。在利益的诱导下,刘同学没有怀疑,按照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进行大额“刷单”。就当刘同学准备提现时,发现总是操作失败,联系对方后,对方仍然以各种理由继续诱导刘同学转账。此时,刘同学才发觉不对劲,报警求助后才知道自己遭遇了“刷单返利”类诈骗,前后共计损失了约15万元。

  【警方提示】:切勿相信“天上掉馅饼”,所有兼职刷单、先充值转账做任务后返利的,都是诈骗!其次,网络兼职需要进行有效甄别,切勿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同时,不要扫描不明二维码,不点击陌生链接,不下载陌生软件。

  B

  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暑期是出行高峰期,“机票退改签”类诈骗也渐渐多了起来。近日,家住西湖区的张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人员”,说张某购买的机票因飞机故障导致延误,可以进行改签,还能够理赔300元。

  张某一听还有“赔偿”,没有多想,根据对方的指导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并打开视频会议功能。同时,对方称为了“账户安全”,涉及理赔的操作需要全程录制视频,以此要求张某打开屏幕共享功能。随后,对方要求张某逐个点开手机银行APP并输入验证码,结果张某银行卡中的钱被分3次转走。

  【警方提示】:购买或退改签机票时,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切勿轻信任何非官方平台发布的低价票或退改签等信息;在收到航班取消、延误、退改签等通知时,切勿直接点击链接或拨打通知中预留的电话,要第一时间向所乘航空公司官方渠道核实。

  C

  购买演唱会门票类诈骗

  暑期是各类演唱会、文娱活动举办的高峰期。闵某想要购买偶像的演唱会门票却得知已售罄。于是,她开始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希望能够捡到“漏网之鱼”。

  不久后,她搜索到一家售卖门票的商户,商户表示可以添加QQ好友进行交易。之后,对方给闵某发来一个类似官方购票APP的下载链接,引导闵某点击APP中的购买链接,并支付了1900元的“门票”费用。可是,当闵某支付完成后,APP自动跳出一个所谓“银保监会”的客服页面,客服表示刚刚的1900元费用支付失败,需要下载一款会议APP才能解除刚刚的付款操作。闵某没有怀疑,一步步按照对方的诱导连续转账,直到转账了28000元后,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警方提示】:购买演唱会门票类诈骗通常有3个套路。一是在演唱会官方开始售票前,诈骗分子发布“有内部购票渠道”“可以买到非常紧俏的门票”等虚假信息,并以定金、辛苦费等各种理由要求支付价款;二是演出开始前,诈骗分子编造“已买到票但有事去不了”“跟对象分手不想去了”等原因 ,在一些二手交易网站“含泪转让”,收到钱就拉黑;三是诈骗分子事先潜伏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群里,发布门票销售信息,通过发送虚假网站链接或伪造高仿门票实施诈骗。

  D

  买卖账号和装备类诈骗

  近日,进贤县的学生余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一次偶然的机会,余某在游戏圈内看到别人发帖称可以送游戏皮肤。余某心动后,主动联系对方咨询如何领取游戏皮肤,对方给余某发送了一个二维码,声称扫码即可领取。

  余某扫码后,对方称余某是未成年人,操作领取后被系统捕捉到身份信息,目前系统后台已自动报警。此外,对方还告诉余某,如果不想被“公安机关”抓走,要配合对方完成相关验证。余某心里很害怕,只得按照对方要求一步步操作,还按照对方要求将家人的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信息报给对方。不一会儿,家人的手机便收到了多笔扣款信息,金额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此时的余某才意识到不对劲,试图找到对方询问,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据统计,余某先后被骗25000元。

  【警方提示】:游戏玩家在玩网游时,面对陌生网友发来的求购、求售信息要保持警惕,注意识别对方身份,避免被诈骗分子利用。如确有游戏交易的需要,建议选择官方正规渠道或授权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避免脱离平台使用软件进行私下交易。

  E

  教育机构退费类诈骗

  日前,陈同学的妈妈收到了一条陌生短信,内容称孩子报名的某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即将关闭,如果需退回剩余费用,可点击链接退费。她信以为真,点击链接后有一名自称是机构“客服”的人员主动联系她,引导下载一款APP,并称需绑定银行卡才能进行退费流程。正当她准备输入银行卡号时,突然发觉不对劲,停止了操作,避免了资金受损。

  【警方提示】:收到所谓“退费”通知时,不要急于操作,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其真实性。正规的退费流程一般是通过原路返还的方式进行的,如果遇到要求下载APP或通过网址进行操作的,请务必保持警惕,以防上当。

  (洪观新闻记者 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