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堵疏结合,织密防溺水安全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4 00:34:00    

盛夏的江风裹挟着热浪,武汉长江两岸的亲水平台总能看到嬉戏的身影。长江武汉段绵延284公里,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暗藏漩涡与乱流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冒险者。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伤害致死的头号杀手,他们或因贪玩失足,或为逞强冒险,用稚嫩的生命为代价,为防溺水工作敲响警钟。

水往往发生在一瞬间,不同的水域救援的难度各异,与其让自己限于危险境地,不如从源头上远离风险。这意味着个人需自觉规避险境,对于未成年人,家长更要压实监护责任,坚决制止孩子野泳。同时,学校与社区应强化教育实效,通过情景模拟、案例警示等手段,将风险认知与避险技能深植日常。相关部门则要善用智能监控、电子围栏等技防手段,对重点河段实施动态监管,常态化排查整治隐患。唯有各方协同发力,方能织密这张立体防控的安全之网。

防溺水,在一手抓科学严“防”,强化公共安全防护的同时,还需一手抓合理善“疏”,丰富公共亲水供给。唯有加速建设公益游泳场所、有序开放管理水域、普及全民水上安全技能,才能有效疏导需求,织就人水和谐的安全之网。譬如,汉阳区试点的“水上安全教育基地”,通过VR模拟漩涡体验、救生衣穿戴竞赛等沉浸式课程,让青少年在安全环境中感受危险。江岸区改造的“亲水乐园”,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置戏水区、观景台,既满足孩童戏水天性,又避免冒险行为。防患于未然,往往等风险来临再去着急想办法,或后悔莫及,都不是最佳之选,一定要把功夫做在前面,把工作做细致,这样才能把安全网织密织细。

防溺水不是一时的工作,更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持久战。长江救援志愿队的橙色马甲已成为江滩最温暖的风景线,他们用行动挽救了上千条生命和数百个家庭,在他们的努力下,武汉每年全市溺亡人数从三位数降至两位数,十年间挽救1000多条生命。

站在长江大桥远眺,江水奔涌不息,防溺水的答卷永远在路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冰冷的警示牌和刺目的红黄线,更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解决方案。当听见孩童戏水的欢笑声,当安全防护网能托起生命的重量,当公共资源供给能回应人性的呼唤,防溺水工作才能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守护。用科技筑牢生命堤坝,用温情疏导天性需求,让守护与成长在江水中和谐共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妮娅(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新华街道办事处)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