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你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风采丨马少利:战舰破浪我为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4:33:00    

海军资阳舰一级军士长马少利

战舰破浪我为锋


■林庆港 解放军报记者 钱晓虎

特约通讯员 刘礼鹏


马少利(右)带领战友开展战位操演。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刘礼鹏 摄


浪潮翻涌,战舰列阵。


急促的警铃骤然响起,海军某护卫舰支队资阳舰主炮区队长、一级军士长马少利,如离弦之箭冲向战位。瞄准、锁定、击发……“轰!轰!”炮弹出膛、烈焰喷涌,精准命中目标。


这样的速度与精度,是马少利27年如一日精武强能的结果,也是新时代革命军人坚守战位精钻细研的写照。


“有准备才能有机会,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新训期间,马少利因理论知识扎实,被选中参加某型主炮专业比武,和战友取得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新训结束,本以为能分到主炮班的他,却被分配到某导弹护卫艇担任高射机枪手。


心愿未遂,他没有消极懈怠,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默默观察学习主炮操作。时间一长,他有了疑惑:放着电动射击不用,主炮兵为啥常选择手摇操纵?


“电动射击故障率较高,一旦设备坏了不好修。采用手摇操纵虽然减少了一定的射击提前量和精度,但相对稳定。”主炮班长的解释,让马少利心里留下个疙瘩。此后,他一有时间就向主炮班战友请教,还借来主炮系统电气分布图研究,记下厚厚一本笔记。


经过不懈努力,马少利终于转岗成为主炮兵,攒了几年的想法和热情随之喷涌而出。一次考核,马少利向艇长建议采取电动射击,并立下军令状。最终,他通过电动射击成功命中目标,在单位一“炮”而红。从此,马少利更加痴迷深研主炮原理,逐渐掌握多型舰炮结构特点。


那一年,海军组织舰员维修技能比武。马少利积极报名参加,但心里有点犯嘀咕:比武项目涉及很多专业,有些自己不熟悉。“大不了从头开始学!”备战期间,他在完成本专业学习训练之余,经常到工厂和兄弟单位“取经”。最终,他在比武中拿下3项满分,夺得专业组第一名,并被评为“专业技术能手”。


荣誉加身,脚步未停。某新型国产舰炮即将列装,马少利反复研究图纸,发现某系统设计存在改进空间,便向厂方提出多项革新意见并被采纳。他创新提出的“快速瞄星法”,大幅缩短校准时间,被战区海军推广使用。


这些年,马少利先后在4型舰艇、6型舰炮岗位上工作。每次执行任务,他都留心总结经验,累计写下15万余字的笔记,对舰体摇摆幅度等对舰炮首发命中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提及马班长,战友都赞不绝口,“他总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年,马少利接到的求助电话越来越多。只要有人请教,他都耐心解答、倾囊相授。“这样传帮带效率不高,最好能对经验知识进行系统性总结。”马少利提出编写一套教材,供舰员参考学习的想法,得到上级支持。


操炮的手拿起笔杆子,问题接踵而来:如何将实操经验变成图文并茂、条理清晰的表述?“没有经验就学,学着学着就会了。”马少利又开始自学画图软件,还利用休假时间赴院校和装备生产厂家,向专家教授请教。


舰炮结构复杂,想几句话、几张图说清楚,绝非易事。马少利经常加班到深夜,后来干脆把床铺搬到战位。经过700多个日夜,《某型舰炮电气原理与维修》终于编写完成,并被海军作为统编教材推荐到各单位使用。他还带领战友拍摄制作50多个教学微课视频,牵头成立枪炮专业工作室和舰炮模拟训练室,发挥集约专修优势,拓宽了专业骨干培养路径。


自身过硬带动人人过硬。这些年,马少利先后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军士”等,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他培养出的很多技术骨干已成长为舰艇长、高级军士等。



铢积寸累,日就月将


砺刀锋、当尖兵,是新时代官兵永恒的追求。然而,有谁生来就是尖兵?马少利的成长,是靠日复一日地勤奋求知,不断“挤”时间学习、“钻”专业难题,持之以恒打磨出来的;马少利的成绩,是靠做好每一件具体事、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新时代强军征程上,广大官兵要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为厚积薄发、加速成长做好准备;通过时时淬炼专业能力,为在重要任务中攻坚克难、挺身而出做好准备;通过聚力研战谋战、扎根岗位建功,为未来那一声出征的号令做好准备!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