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报4月3日讯(通讯员 彭展 黎斯明 林湘)3月28日,湖南石化己内酰胺部双氧水片区长利用双氧水装置A线检修开车契机,给双氧水单元13名青工布置一周学习重点。
近年来,随着年产6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升级项目各生产线陆续投产运行,该部根据青工特点,精准制定培训措施,均衡学习营养,引导新入职青工快速适应新岗位、新工艺要求,立足岗位历练成长。目前,该部35岁以下参加岗位能力复核考试的青工合格率100%;268名青工中有48人成为技术管理或技术储备人才。
该部根据每名青工特点及专业需求,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精挑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员工与青工结成“师带徒”对子,分管理、技术、操作三条线,悉心帮助青工从设备操作要点到故障排查技巧,从参与技术攻关到开展学术研讨撰写技术论文,从参与生产管理到逐渐独当一面,全程毫无保留“传帮带”。有一次,双氧水装置空气压缩机分水罐液位失真突发故障,工艺四班外操主操谢伟带着徒弟陈余浙迅速赶到现场处置。陈余浙说:“跟着师傅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做事,更懂得了一线员工要有责任和担当。”
该部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青工岗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培养操作技能方面,要求青工从学习工艺流程图和基本原理入手,每周一个单元流程图,以3个月为周期“人人过关”,打牢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培训重点转向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跟班带徒,通过“一问一答”“模拟操作”“桌面演练”等方式,要求青工把每个知识点落实到日常工作,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鼓励青工参与“揭榜挂帅”。2022年入职青工程龙运用掌握的知识参与煤气化装置绿色低碳研究,她负责的“煤气化有效气虚拟流量计的研发与应用”课题项目已成功应用于装置生产,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申请专利3件。
针对青工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该部汇总梳理分类,逐一列入“师带徒”培训计划,要求师傅对青工“一对一”辅导,通过“每周一考”进行检验,确保培训实效。片区管理技术人员还根据考试情况展开讲评,指出培训改进方向。氢化单元投氢气操作考评时,技术员针对部分青工操作流程不熟悉的情形,在总控室现场详细讲解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强化记忆;随机抽查系统操作记录,要求青工阐述操作要点,总结经验,促进青工队伍整体技能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