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赵建)近日,江苏省新沂市博物馆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随着封塑机的工作,火箭、轮船和枫叶等比例压缩作品跃然纸上——这是“古韵传承 精彩一夏”系列活动的一幕。
近年来,新沂市教育系统深耕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整合场馆资源、设计特色活动,让家庭、学校、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全市5个公共场馆化身育人阵地,让“家校社协同育人”从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实践。
在新沂市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王心宇正拿着话筒,给围坐成一圈的小朋友们讲解文物故事。作为新沂“缤纷夏日”的核心场馆,博物馆今年推出了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家乡的千年文脉。
下午三点的市图书馆,徐瑞悦踮着脚尖把最后一本《昆虫记》插进“自然科学”区域的缝隙里。作为“小小图书管理员”志愿者,她要整理300余册图书,贴标签、维持秩序。据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期到馆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40%,借阅量突破2万册。
傍晚时分,科技馆的创客工坊里依旧热火朝天。“大家注意看,齿轮的咬合角度会影响机械臂的抓取力度!”指导教师正在演示机械装置的原理。新沂市科技馆推出了小志愿者服务岗位和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引导家长关注家社校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利用‘缤纷夏日’,共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试验田’。”新沂市教育局党建办负责人李玲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3日 第02版
作者:特约通讯员 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