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政府宣布了系列关税政策。根据相关计划,美国于4月5日开始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基础关税;并将于4月9日针对一些特定国家征收最高49%的“对等关税”。美东时间4月7日,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美国政府系列举措赤裸裸地强调“美国利益第一”,这实际上是对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严重损害美国自身的国际形象。

美国的新关税计划尤其是所谓“对等关税”,对二战后所确立的国际经济秩序构成了重大冲击。二战后,各国充分吸取教训,认识到了促进自由贸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建立合作导向的国际经济秩序是防止再次爆发世界浩劫的有力手段。作为二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支柱之一,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以最惠国待遇原则为基石,以强调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路径,大力促进自由贸易,给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各国人民生活水平因此获得提高。其中,最惠国待遇原则强调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应该对来自不同成员的产品“一视同仁”,将优惠待遇普遍、无条件、立即和非歧视地给予全体世贸成员;按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条的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只能在其减让表所列出的税率基础上征收关税,成员方可以降低这一税率,但绝不能任意提高这一税率。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实际上是针对不同世贸成员方加征了不同的关税,在违反最惠国待遇原则和不得任意提高关税义务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石。已经有不少受到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影响的国家表态,将对美国进口产品采取反制关税措施,以捍卫自身权益。
美国滥施关税的单边霸凌主义措施已经成为国际秩序的不安定因素,对二战后所确立的以国际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国际秩序构成威胁,严重损害国际和平与安全。近来,美国政府频繁采取各类单边霸凌措施,对世界各国及其企业和个人实施打击,转嫁国内政治矛盾和经济危机,本次更是用关税作为手段,维持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国际政治秩序的“压舱石”,美国的上述做法,损害二战后确立的国际经济秩序,也给当前国际形势注入更多不安定因素,导致冲突升级和恶化,从而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美国滥施关税,严重破坏美国自身的国际公信力,损害美国国际形象。首先,“对等关税”的设计极度荒谬和不合理。尽管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对等关税“的所谓计算方法,这一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存疑,有多家媒体指出,美国所宣布的“对等关税”的具体税率,实际上仅仅是按照特定国家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逆差,除以特定国家对美国的出口额所得出。其次,“对等关税”的实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高度随意性。此前,美国政府多次强调“对等关税”的谈判筹码作用,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可能根据后续的情况随时调整“对等关税”的实施税率,由于缺乏稳定预期,世界各国出口商将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无所适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因此大受影响。第三,“对等关税”的打击对象广泛,甚至包括了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发达国家”的弱小经济体,以及饱受战乱和恐怖主义活动威胁的国家。如,全国近20%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柬埔寨居然也被征收了49%的“对等关税”;南亚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最不发达国家孟加拉国也被征收了37%的“对等关税”;叙利亚和伊拉克则分别被征收了41%和39%的“对等关税”。高额关税势必对这些严重依赖出口且国内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造成严重打击。因此,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为了维护自身的优势地位,不惜牺牲其他国家的合法经贸权益,严重影响美国自身的国际公信力,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
面对美国政府“对等关税”,世界各国应秉承国际合作原则,团结一心,共同应对。日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应对举措。这些应对举措不仅是中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之举,更展现了中国坚决维护现有国际秩序的决心和勇气。中国采取的系列举措毫无疑问具有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谁在奉行“宁可我负天下人 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狭隘世界观,不惜破坏国际秩序;谁在践行“天下为公 世界大同”的广阔价值观,始终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历史和现实将给出响亮的回答。
(本文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教授廖诗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