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大山深处的镇安县木王镇,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分类垃圾桶整齐陈列,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点缀着各色花草,处处彰显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治理成效。

木王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实现了人居环境提升、民风民俗转变、基础设施完善、乡村产业壮大、社会安全稳定的多元共赢,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乡村新路径。
共建美丽乡村
清晨的木王镇坪胜村,党员马彦春拿起扫帚,带领村民清扫村道。这样的场景在木王镇已成常态。“每个月村里都组织好几次大扫除,环境干净了,住着更舒心。”坪胜村村民刘后政笑着说。

木王镇以“党建+基层治理”为核心,推行“1+X”模式(“1”为固定开展“清洁家园”行动,“X”为多元实践),要求党支部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共建清洁家园”主题党日特色实践,明确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包保责任,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
“作为党员,我们有责任带头改善村居环境。”马彦春表示,“我们坪胜村是全国文明村,要让这块金牌永远闪亮发光,我们党员有责任带动更多村民从养成爱护环境做起。”在党员带动下,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明显增强。今年以来,全镇各级党组织累计开展“清洁家园”行动90多次,清理垃圾点位390多处,转运垃圾17余吨,发动群众2000多人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的改变,体现了基层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让我们镇的乡村面貌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木王镇党委副书记王飞说,“我们将继续用好‘党建+基层治理’这个重要抓手,把每一个支部都打造成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的坚强堡垒,让木王镇的每一个村都更洁净、更美丽、更宜居!”
凝聚发展力量
8月30日,在镇安县木王镇米粮寺村的烤烟产业协会院内,党员示范岗的作用在烘烤作业中尤为突出,成为生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刚刚完成又一茬烟叶的采收与分拣,正有序将烟叶送入烤房,党员们紧盯关键环节,保障烘烤质量。
“我们村党支部把10名党员编入采收、分拣、烘烤等技术小组,安排到关键环节,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真正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了烟农增收、合作社增效、产业增值的良性循环。”米粮寺村党支部书记陈明星自豪地说。
今年以来,木王镇坚持党建引领,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加强对新就业群体、企业及社会组织的摸底排查,系统推进筑“新”行动。通过围绕组织架构优化、党员发展培养等关键环节开展“一对一”指导,有效推动新业态组织规范运行和提质增效,不断促进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如今的木王镇,处处涌动着党建与发展的蓬勃活力。从传统烤烟生产流程的优化升级,到“标准化种植、科学烘烤”的稳步推进,从单一农业生产到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红色引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引领移风易俗
“以前升学宴、乔迁宴、祝寿酒轮着来,一年辛苦钱全吃酒了。”坪胜村村民冯翠说,“如今,这一现象正在改变。”
木王镇通过支部主题党日、乡音党课、入户走访等形式,深入开展整治“无事酒”文明实践活动。事前注重源头预防,对有中高考学生的家庭开展“一对一”摸排宣传;对新建住房的村民提前提醒,引导大家自觉抵制“无事酒”,推动不良风气有效扭转,乡风文明持续向好。
“娃娃考上大学,是大喜事,咱们高兴归高兴,酒席可以办,但千万不能讲排场、比阔气,心意到了最重要。”栗扎坪村党支部书记艾贤波对村民胡太龙耐心劝导,这样的温情提醒在木王镇已成常态。
木王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形成“不赴违规宴,不喝无事酒”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群众的节俭意识、法纪意识,提升文明素养,推动移风易俗。
“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受到全区群众一致好评。”木王镇党委书记朱栋介绍。今年以来,该镇已有20余户村民主动取消祝寿、乔迁、升学宴请,成功劝阻“无事酒”11起。
(通讯员 梁鑫 辛恒卫)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